抗体制备所需的基本要求
启动抗体制备之前,我们需要弄清楚以下七个要求:
1.该抗体用于做何种实验(ELISA、IHC、Western Blot、IF或者IP等)?(功能性要求)
实验者根据实验需求提出对抗体的功能性要求。对一个抗体功能要求越多,其制备难度也就越大。
2.是否已有商品化的抗体可以满足以上功能需求?(便利性要求)
科研工作者对抗体提出需求,首先应考虑商品化抗体:优质商品化抗体一般都经过多层验证和优化,可以直接购买使用,节约时间。一个抗体很难同时满足几项功能要求,这个时候可以考虑分别选购针对不同功能的抗体;除此之外,还需仔细查看抗体数据信息和实验图片,其实验所采用的标本和方法与自己准备实验的标本越相似越好。
3.该抗体需要什么种属来源(兔子、山羊、大鼠或小鼠等)?(种属要求)
制备多抗选用最多的是兔子,单抗选用最多的是小鼠,对于抗体需求量较大,比如二抗,一般选择山羊。对于其他种属要求,除实验设计需求,更多是因为抗原与免疫宿主亲缘关系问题,一般来说亲缘关系越远,免疫原性越好。
4.需要多抗还是单抗?(品质性要求)
大部人认为单抗比多抗好,其实也不尽然。单抗的特异性好,对于需要区分鉴定同源性较高的抗原或者对于特异性要求较高时,一般选择单抗;单抗性质比较稳定,理化性质均一(所有的抗体都是由相同细胞分泌出来)。多抗的优点是效价和灵敏度高,其针对一个抗原的多表位;与单抗相比,待检标本中同样的蛋白表达丰度,多抗会有更多抗体分子与抗原结合,信号更强,当然也可能引起非特异性问题。
5.已具备的抗原信息或材料(抗原信息或材料:CDS序列,重组质粒,重组蛋白、多肽等)?(可能性要求)
好的抗原是制备优质抗体的前提,在制备抗体之前必须有可能制备出好的抗原。如果已经有抗原,可以直接免疫动物;如果没有抗原需要从其已获得的信息或者材料入手制备抗原:序列信息-基因-重组表达-蛋白纯化。对于同源序列较高的蛋白序列也可以考虑通过设计合成多肽偶联载体制备抗原。制备的抗原都是通过人工合成或者生物反应器得到的“模拟抗原”,与天然抗原还是有一定的差异的。获得天然抗原的办法可以直接从组织或标本中提取蛋白,前提是这个蛋白在标本中表达量大且其理化性质稳定。
6.是否可建立抗体质检方法(标准的阳性标本及实施抗体实验验证的标准方法)?(可评价要求)
筛选方案和纯化方法对抗体制备至关重要,质检方法决定一个抗体的命运,你用什么筛选方法你就得到什么样的抗体,所以在抗体制备之前必须要保证建立一个科学稳定符合质检要求的抗体制备方法。
7.是否具备抗体生产平台及经验?(可行性要求)
制备抗体前必须要拥有制备流程所必须的平台设备以及专业人员,如果实验室以前没有涉及这块并且以后也不打算建设此类平台,本着“专业人做专业事最节约成本”的原则,抗体制备的整个流程或者部分环节还是委托给专业公司。
Tips:专业抗体公司基本特点
1.有专业技术人员,可以回答您的实验问题,所回答的问题实用,能解决问题。
2.有专业平台,制备抗体上下游有比较完善的平台,这个可以咨询他们的业务范围。
3.商业口碑:身边实验室有没有在此公司合作成功的案例。